党务公开
中共西南政法大学委员会2016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报告
2016年,学校党委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在干部工作中,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通过抓选拔、抓培养、抓管理,着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规范化干部选任工作
1.集体研究,把好动议关。在动议环节重集体酝酿。干部选任前,由党委书记、校长、分管干部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集体讨论酝酿方案,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由党委组织部具体实施。
2.发扬民主,把好推荐关。在推荐环节重发扬民主。对所有干部职位的推荐,既进行会议推荐,又开展个别谈话推荐;既看用人单位推荐意见,又尊重分管或者联系校领导意见。例如,在今年科级干部集中选任工作中,遵循以用人单位推荐意见为主、组织个别调配为辅、党委集体最后决策的工作思路。对没有集中人选的岗位,再由党委统一进行调配。今年新提拔62名科级干部,对30人次科级干部进行交流使用,均是按照上述选任思路开展工作。
3.严格标准,把好考察关。在考察环节重考准考实。做到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事项“凡提必核”,纪检意见“凡提必听”,信访举报“凡提必查”。通过严格审核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确定干部是否符合拟任职务所要求的资格条件;通过查阅审核对象的成长经历与现实表现,了解干部的成长历程和特点不足等,并将查阅情况与考察情况综合研判,对干部作出客观、真实、准确的评价;通过查阅干部档案记载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情况,为干部的“三圈”考察提供有效信息,进一步延伸考察范围,全面掌握了解干部。对干部身份不符合任用条件,干部档案材料涂改造假或重要问题情况不明的,不予任用。如,在今年科级干部选任时,审核发现有3人档案不符合任用条件,未予任用。
4.严格程序,把好审定关。在讨论环节重说实说透。对干部任免建议方案,提交党委常委会议审定前,在党委书记、校长、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范围内进行充分酝酿,并充分征求分管(联系)校领导意见。在党委常委会上,组织部门对干部选任工作及拟任人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汇报,与会党委常委对拟任人选逐一发表意见,坚持党委书记末位发言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凡有分歧的一律暂缓讨论。
(二)坚持立体化干部监督管理
1.强化个人事项报告意识,对不如实申报者予以警示。2016年,共有186人报告了2015年个人有关重大事项。经市委组织部对20名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进行抽查,对不规范填报、不如实报告的13名干部分别进行了函询或警示。
2.强化提醒、函询和诫勉功效,对苗头性问题予以提醒。2016年,党委分别针对干部在履行工作职责、遵守组织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方法、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8人次的提醒谈话和1人次的警示约谈。
3.强化干部纪律意识,对不假外出者予以通报。严格执行请假报告制度。除按照《干部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履行请假手续以外,要求干部无论什么原因离开重庆都应报告,科级干部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处级干部向分管(联系)校领导报告,组织部备案。2016年,共有64人次处级干部因私因公向学校请假。
严格进行干部出国(境)管理。因私出国(境)均按照管理要求由本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党委组织部、分管或联系校领导审核后由校党委负责人审批。2016年,党委审批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开展学术交流合作16人次,留学3人,旅游30人次、探亲11人次、看病就医3人次,其他原因2人次,共计65人次。
4.强化干部兼职报批规定,对违规兼职者予以清理。落实干部兼职相关要求,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领导干部在行业协会兼职的需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批。2016年,经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有4名校领导、4名处级干部、1名科级干部不再在西政房开公司、重庆法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兼职,批准4名处级干部在上述两个企业兼职,批准了4名处级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
(三)坚持多元化干部培养培训
1.注重干部党性修养,做到“心中有党、头顶有戒”。党委坚持以增强党性修养为重点,把党性教育、道德教育、警示教育、党纪党规教育结合起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专题报告、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会、二级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支部集中学习研讨实现学习对象的全覆盖。通过组织认真研学《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制度,达到提高干部党性修养、严格规矩纪律意识的目的。
2.注重轮岗交流,做到“肩头有责,眼里有人”。通过干部轮岗交流,解决干部工作环境狭窄,工作技能单一、思路不宽、缺乏创新等问题,2016年,根据工作需要,党委调整了6个处级机构设置,更名4个处级机构,没有新提拔处级领导干部,结合机构调整及党总支换届工作,盘活用好现有干部。全年年处级干部轮岗交流达53人次,轮岗比例达39.8%,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
3.注重提升干事创业能力,做到“手上有活,脚下有路”。针对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平衡等问题,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持续培训。2016年,党委选派了26名干部参加上级各类调训;组织50名处科级干部参加第三期赴清华大学集中培训,完成了处级干部国内高校集中培训的第一轮轮训;按需开展了科级干部和处级干部校内集中培训等。通过挂职锻炼平台,先后选送4名年轻干部和12名教师参加中宣部、教育部、法检部门、市级机关等多岗位锻炼,让年轻干部在复杂环境中锻炼,促进成长成才。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
2016年,我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干部队伍的的工作激情有所激发,工作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干部的担当意识、履职意识和规矩意识还不够,严谨务实的作风还不够,个别干部乱作为的现象有所遏制,但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干部的履职能力还不够,体现为思路不活、视野不宽、办法不多,尤其在对外联络沟通上,积极主动性不够,获取办学资源的能力缺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学校党委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着重在选拔任用、日常管理、优化队伍等方面加以改进:
(一)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用机制
目前,干部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客观存在,导致个别干部缺乏压力和动力。学校将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的总体要求,制定学校具体实施办法,通过严格考核,探索干部“下”的渠道,着力解决“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对群众口碑不好、测评排名靠后、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进行调整,鼓励干部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同时把公道正派作为选用干部的立身之本、履职之要、正气之源,努力形成实干不会吃亏、晋升有章可循的氛围。
(二)建立健全“咬耳扯袖”的干部常态化监管机制
修订《西南政法大学干部管理规定》,探索对领导干部在工作时间以外所从事的与职务影响相关或个人生活领域活动的监督。制定出台干部请假规定,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干部组织纪律意识。要健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制度,把“咬耳朵扯袖子”作为干部管理的常态,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坚决杜绝“带病提拔”。
(三)建立健全“领学、研学、践学”的干部学习机制
领导干部本职是管理工作,专业水准不能替代管理能力。要按照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领导干部的要求,提升校院二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水平。通过两级中心组的“领学”、带着问题“研学”、具体运用“践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把学习提高作为开阔视野、提升境界、解决制约发展短板的金钥匙。通过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与能力素质培养,注重通过实践锻炼,优化结构等方式, 逐步解决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人岗不适等问题。
特此报告,请予评议。